許久沒打籃球,有一陣子連球鞋在哪裡都找不著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讓自己一直忘記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呢?
一直以來的忙碌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但總覺得在哪裡缺乏了一些真實性的東西。懶惰應該是真正的理由,忙碌之中那種為自己的生活找到出路的決心就相對的減低了。卻忘了所謂對於生活的熱情,才是人活著最好的理由。
重拾球鞋是美好的,即便年輕的歲月不再。拿起球來,感覺心跳不自覺得加速,雖然跳得已經沒有以前高,雖然速度已經不在我身上看到任何痕跡。但是那有如胎記般存在的籃球的靈魂卻鮮明令人感動。原來重拾球鞋的美好,並不僅止於單純的回味而已。而是拿著球找陌生人報隊打球,好勝心已經不如以前強烈,但那躍躍欲試的感覺仍然封存在腦海裡。還記得以前在台北上班的時候,內湖河堤旁星期一的夜晚總是有我跟學長們的足跡。五年多前他們的年紀大概跟我現在差不了多少,可是他們的熱情卻比我現在多得多。沒有加班的日子,總是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是為了青春的尾巴後面的一小搓毛而奮鬥的驚人事實嗎? 那時我可能是這麼想的。
事隔五年多,如今我也是那個年紀了,很多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太一樣了,籃球也都放在一邊許久沒碰了。常常想真的是自己老了嗎?還是只是裝中年而已。想像著自己跳投的樣子,我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沒辦法再打球了呢?誠然,現在我的同事們沒有人打籃球。誠然這個環境沒有加班的日子比加班的日子少得多,但是不是這樣就簡簡單單的放棄了?
體育館裡,我的對手是ㄧ個精瘦的中年男子。雖然我也是中年男子,但那中年是絕對比我來得靠近老年的中年。他手腳靈活,外線精準。說實在話,體力的話,說不定他還比我要強ㄧ些。當然因為他太精瘦了,我也不好意思用身材的優勢跟他鬥牛。沒想到這樣就苦了自己。許久沒打的結果就是連基本的投球都覺得很吃力,打個兩場下來卻好像跑了半馬似的累人。五年前滿場還可以稱得上是飛奔的我,現在卻只能氣喘吁吁的看著中年大叔在我眼前輕鬆得分。歲月催人老,懶惰更是催人老啊!
- Dec 22 Sun 2013 22:52
【隨筆】籃球
- Nov 17 Sun 2013 00:28
【旅遊隨筆】On the road - 終章
土耳其是個巨大的國度,但景點似乎相當的侷限。棉花堡(Pamukkale),是許多旅人遊客來土耳其之時必來的景點之一。下午三點左右,烈日驕陽,棉花堡的天空異常的晴朗。天氣炎熱,雖說不是相當舒服,但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卻是再好也不過的天氣。於是我揹著相機,緩步從Hostel走去棉花堡公園。而就在入口處,一個熟悉的聲音陡然在我身後響起,那是日本壽司師傅壽史君。
安塔拉亞的室友,日本型男壽史笑嘻嘻的站在我身後。「土耳其真小啊,我們又見面了!」他那東洋輪廓鮮明的臉龐上,有著真摯的笑容。早上七點我才跟他道別的壽司師傅,不到十個小時之後的現在又見面了,人生所謂的巧合大概不過是如此罷了。即便是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巧合還是可以相當有效的拉近彼此的距離。於是我們一起進去棉堡的公園,並且照例,為了慶祝難得的巧遇,兩個不同國家的亞洲人手裡各拿著一杯土耳其道地的啤酒乾杯了起來。
在巴黎學壽司的壽史正好要結束在法國的工作然後回去日本。在回日本之前來土耳其旅行一個月,簡單而不冗長的轉職間旅行。正好我們年紀也相當,雖然語言不是特別的能溝通,但兩個人聊起來也似乎真有那麼回事一般。但是具體而言到底聊了些什麼呢?說實在話沒甚麼印象了。只知道在那當下,各自獨旅的我們覺得相當的開心,彷彿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話雖然不是特別多,但那協調而輕鬆的氣氛,就像充分調合比例的紅茶拿鐵般的順口而甘甜。我想我們是有默契的人類,很訝異的說法,但不得不承認那彼此合拍的節奏卻是如此的鮮明。
- Nov 04 Mon 2013 23:01
【旅遊隨筆】On the road - 續章
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黃昏,時近晚上八點。亮輔君自從吃完晚餐後就一直用還算不錯的英語跟我聊著。八點半是我即將離開這擁有奇特風貌小鎮卡帕多奇亞的時間,亮輔繼續跟我聊著他旅行將近一年後小小的感想。「我爸媽一開始不贊成我去的,他們連經濟支援都沒有。」今年才二十歲的他操著一口微帶日本口音的英文一字一句的說著。「所以我跑去澳洲打工打了半年多才到歐洲來。到現在我跟家裡聯絡時都還要跟我爸解釋為什麼要出國流浪一年。」二十歲的他苦惱的眼神一縱即逝,又恢復了年輕而幹勁十足的模樣。「不過最近我已經找到要做些什麼了,就是要研習能源與環境相關的學科。福島的核災實在太可怕,我們不能一直依靠這種危險的能源!」
家住仙台的亮輔君,說起這件事似乎感觸特別深。相較於許多不知選擇為何物就進入某一所大學某一門科系就讀的許多學生而言,亮輔是幸運而勇敢的。
「或許你可以跟你爸說在這一年的旅行的時間裡,你已經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了。」我邊望著遠方在那怪石嶙峋襯托下微微泛紅的夕陽一邊說著。「畢竟很多人終其一生說不定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是很清楚。而你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了解自己的目標,不是很好的事嗎?」亮輔笑了笑,一直陪在我身邊聊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他,斜戴的帽子底下眼神帶著疲憊。「你要不要先回去休息,我可以自己等車。」我說道。他搖搖頭「我有的是時間!而且我們有緣在這裡見面,就是朋友。朋友是不用客氣的。」他那誠懇的眼神至今還留在我腦海,現在或許已經在蒙古草原上騎馬馳騁了吧,年輕的打工旅行者亮輔君。
- Nov 03 Sun 2013 21:56
【土耳其遊記】On the road - 序章
仲夏,土耳其,我在前往棉花堡的路上。
天空是澄澈的湛藍色,延途盡是小村落以及彷彿延绵到無止盡遠方的公路。突然心裡有些什麼東西在蠢蠢欲動。那排山倒海般突如其來的並不是對這周遭景色由衷的傾倒,也不是對於家鄉陡然而生的思念。那比較像是一種被眾人以及當下環境所催化的特殊情感,一種仿若在耳邊聽到On the Road般的情感。不是機票定義了我在旅行這件事,也不是那深紅色45+10L的ATUNAS大背包決定了我在旅行這件事。
而是在那當下,離台灣相當遙遠的歐亞交界處,心裡突然感覺到所謂On the Road這件事實的存在。
伊斯坦堡,來自美國的兩位可愛女孩。兩位準醫生,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在前往非洲盧安達的路上,順道在伊斯坦堡停留了幾天。年輕的臉孔上寫滿了對於接下來暑假兩個月非洲實習的期待。Lin出生於中國,另外一位Dibya是可愛的尼泊爾女孩。兩個家境優渥的醫學生在實習的課程中選擇了乏人問津的非洲,不管用什麼角度去想,都是不容易的決定。由衷的佩服,是遇到她們之後一直存在心中的想法。希望她們在非洲的實習一切平安順利。
- Aug 14 Wed 2013 22:27
【遊記】丹麥2012 -- 哥本哈根(Copenhagen)街上壓馬路之現代建築巡禮
持續昨天陰冷的天氣,我漫無目地的出去閒晃。正如之前所說,哥本哈根最著名的景點「小美人魚雕像」已經在昨天的行程裡輕輕鬆鬆的完成。接下來要做些什麼,腦子裡沒有確切勾勒出來的藍圖。只知道哥本哈根到處都是新穎而現代的建築群,這種賞心悅目但是沒有任何名氣的參觀行程,正好很符合所謂一個人旅行這件事。跟團的人肯定是不會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漫無目的亂逛,因為那樣太不符合經濟效益。但是對我而言只有想做不想做這兩種差別,經濟效益可能就稍微擱在一邊了。
哥本哈根的舊城區其實可以很開誠佈公的說沒有什麼太多地方與其他歐洲國家有特別的差異,但是在哥本哈根這個城市裡頭的大量現代建築卻是可以值得好好記上一筆的東西。因為其樣式之簡略,設計之乾淨俐落,每一個都是可以讓旅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誠然我不是建築設計師,不過我知道那每一幢建築物都是一個如今這個時代的印記,特別屬於北歐的印記。
手上沒有任何資料的我,不消說走的就是走馬看花般的行程。現代建築琳瑯滿目,種類繁多。但我卻只能看著它們不同的外表,用眼睛去紀錄那當下的感覺。至於它們各自屬於誰的作品,或是有各自不同的故事,這就無暇顧及了。當然多少有些失落,畢竟歷史淵源這種東西最是引人入勝,而如果能了解不同作者之間的背景差異所產生的作品差異,那是更好。只不過,那可能是建築系的學生們比較需要知道的事情了。而對建築一竅不通的我,還是乖乖的拎著自己的小相機,一幢一幢建築的那麼照過去吧!
- Jul 14 Sun 2013 22:17
【遊記】土耳其2013 -- 安卡拉(Ankara)
安卡拉(Ankara)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城市,雖然他是土耳其的首都,但是卻沒甚麼觀光客,甚至當地人都不太會說英文。相較於各國的首都,安卡拉簡直比較像是一般土耳其境內的商業大城市,無稜無角,無甚特別。不過很奇妙的,我喜歡這個城市。
或許是觀光實在是太不發達了,這裡的土耳其人看到你不會有什麼反應。沒有驚喜沒有厭惡,就只是擦身而過,把你當成一般的路人看待。很久沒有這樣輕鬆的感覺了,因為在伊斯坦堡,每個店家看到你都會日文夾雜韓文或是中文跟你問好;問好的目的當然相當的單純,無非是希望你在他的店裡稍做停留,好讓他有機會可以推銷一下他想賣的東西。純粹商業化的觀光大城。伊斯坦堡雖然美麗,但我卻不喜歡這樣的氛圍。旅行應該是輕鬆而自然的事情,而不是走個兩三步就要被人打斷,原本可能自在的心情也多少會受點影響。
而番紅花城是另外一種的極端。小城小鎮的人似乎很少看到像我們這樣的亞洲人,每一個人看你的眼神裡都帶著某種興奮成份。我們亞洲人好像是走在大街上的稀有動物,每個人看見你都帶有一種奇異的眼神,小孩子們更都會想跟你拍照。其實是挺好的,因為大家都很友善,你有問題就算語言不通他們也會想盡辦法幫你忙。不過還是有一點不自在就是了,因為你是無法隱型的。每個番紅花城的土耳其人都會注意你在做甚麼,搞得自己好像什麼名人似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雖然常常覺得溫暖,但人情味太過濃厚有時候也有小小的負擔。
安卡拉就像是回到自己的城市一般。這裡的商家不會跟你推銷什麼東西,這裡的人們不會特意跟你說英語,走在路上沒有人會注意你在做甚麼。自在的到處走動,比手畫腳的買東西吃跟喝。這不是在自己的城市裡某個角落日復一日簡單而融入大眾般的生活嗎?或許真正的土耳其不是在洗土耳其浴的時候發現,也不是在台下看著台上在跳土耳其舞的時候忽然有感;或許是在他們擁有大量水果的超市裡面發現一些屬於他們的水果,在某家餐廳裡面吃了一份當地人天天吃的套餐。更或許是夾雜在他們的人海中,消失在某個捷運的入口。這裡是安卡拉,不屬於觀光客的土耳其首都。
- Jun 20 Thu 2013 03:47
【遊記】土耳其-番紅花城(Safranbolu)之出外靠朋友
路上我問了不少問題,其中一個比較奇怪的就是為什麼我都沒看到墓地這種東西。Adem說其實是有的,只是我沒有看到而已。但最後在快到Bolu的時候終於發現一群墓地,簡單的墓碑沒有十字架,也沒有像我們那樣墓地的建地算是相對龐大。但簡單的看起來墓地在全世界看起來都差不多,想當然爾,只是我太無聊問了一個蠢問題。
- Jun 14 Fri 2013 03:35
【遊記】土耳其- 伊斯坦堡之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今天早上起身要去Chora Museum,在前往電車站的路上碰到兩個土耳其人。非常有誠意的土耳其人,邀請我去喝一杯紅茶。掙扎了許久,畢竟人生地不熟,陌生人隨意找你去喝紅茶好像是很奇怪的事情。猶豫了不少時間,但是最後還是去了。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看起來的確沒甚麼惡意,簡單而不複雜。事實上也是。
他們是賣地毯的商人。問他們說你們是老闆還是夥計,他們很開懷的笑說兄弟,只要在這裡工作就是老闆,我們都是老闆啊。沒有太多的質疑所脫口而出的話,我一直相信是真的,除非對方真的帶有惡意。但,顯然沒有。
兩個表兄弟,應該是母親是姊妹的表兄弟,遠從土耳其東部的Cappadocia來伊斯坦堡工作。這跟從屏東上來台北工作的情況有點類似,台北的工作機會遠比屏東多的多,而伊斯坦堡顯然也是個人口稠密,觀光客雲集的大城市,工作機會自然不少。兩人帶我到了一家地毯店,在鬧區的一個小角落,終於知道為什麼他們兩人會在路旁邊拉攏客人,因為實在是有一點偏僻。相對於其他靠近路邊的店面而言,那裡簡直就是窮鄉僻壤般的安靜。地毯店很大,總共有四層樓。剛進去的時候還有點怕怕的,想說會不會真的是要強迫推銷之類的。但在經過第三樓的時候碰到一群巴西人也坐在沙發上喝茶,還跟我打招呼,看起來一派悠閒,完全沒有什麼特別害怕的感覺。這時候那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才真正的放下來,應該的確只是要請喝茶的吧我想。
在沙發上坐定之後,我們開始真的聊起來。喝了一杯土耳其紅茶之後,表兄弟中年長的那位開始跟我單獨攀談。哥哥的英文不錯,在伊斯坦堡旅行了幾天,心裡有不少問題全在當下一股腦問了出來。行前功課沒有做足的後果就是什麼狀況都有點迷迷糊糊的,尤其是為什麼有些土耳其女生是穿黑袍,但有些只有戴頭巾,更有些根本什麼都沒帶。他解釋的相當的清楚,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選擇啊他說。我們都是伊斯蘭教徒,他喝了一口紅茶繼續說道,但是有些人很虔誠,每天按表操課禱告五次。那種很虔誠的呢,就是那些穿黑袍甚至還蒙面的。那像我這樣每個禮拜五才禱告的就是比較一般的教徒,那些女人們就只有象徵性的戴一下頭巾了。那當然伊斯坦堡還是有少數的人不信教或者是基督教徒,那麼那些人都不會戴頭巾啦!
經過他的解說,我更了解到土耳其已經算是一個相當開放的伊斯蘭教國家。因為聽說在沙烏地阿拉伯,是不可能在街上看到任何沒有蒙面的當地女性的。他剎有其事的說著,我沒去過阿拉伯也不知道詳情。不過在街上看到許多蒙面的黑袍女性,這倒是如假包換的事實,姑且就相信為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