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英國遊記】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古老的倫敦塔橋,現代的小黃瓜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對我而言是很有名的橋墩建築,源自于我對一首民謠的誤解。一直以為倫敦鐵橋垮下來這個橋是指這座塔橋的我,滿心期待的要親眼見證一下這座橋的樣子。但實際上這首民謠說的根本不是這座橋,而是倫敦橋(London Bridge)。我錯得離譜,但還是覺得觀賞這座塔橋要比倫敦橋印象深刻的多。一方面倫敦橋實在沒什麼特色,另一方面看到在倫敦拍攝的電影,許多畫面都會帶到這座塔橋而不是倫敦橋,就代表性而言,倫敦塔橋要比倫敦橋強上許多。總之就是要去這座塔橋看看,順道去看一下有名的倫敦塔(Tower London)。

DSC_0314.jpeg

DSC_0321.jpeg

離開地鐵London Bridge站,我走進了彷彿有點老舊的巷弄之間,卻在幾分鐘之後看到了倫敦現代的一面。一路沿著Tooley Street往塔橋的方向走去,左邊盡是充滿現代感的建築。Hilton London Bridge More London Estate ,跟蛋形的倫敦市政廳(London City Hall),在在顯示出這個古老城市所擁有的新穎活力。而就在這些現代建築的不遠處,古老的倫敦塔橋就靜靜的矗立在泰晤士河上,沈默而莊嚴的望向倫敦現代的彼岸。那當下的確是開心的令人難以忘懷,諾曼.福斯特(Norman Forster)的蛋形市政廳特別的顯眼,雖然對建築是一竅不通,但以自己的觀點,我想能觀賞到那樣特殊而前衛的建築的確是一件相當賞心悅目的事情。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想中的雙層巴士
在英國拍的電影看過不少,其中常常出現一種倫敦的特殊交通工具 — 紅色雙層巴士。應該是基於想要親身體驗一下坐雙層巴士到底是怎樣的感覺,這麼一個簡單而無釐頭的理由,我從住處附近的皮卡迪利街特地坐上了雙層巴士前往英國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rment)跟西敏寺。
DSC_0204.jpg  

坦白說,乘坐雙層巴士沒什麼太特別的感覺,除了高了一點之外。當然坐在巴士上面不用走路跟往常只靠雙腳移動的行程比起來快樂了許多。我拿著相機,一副觀光客的嘴臉,傻乎乎地坐在雙層巴士的第二層第一排。沒有人跟我說話,昨天晚上碰到的烏克蘭美女瑪利雅那已經搭著飛機回丹麥去唸書了,今天早上碰到的日本小妹行李放著就開始在床上呼呼大睡。我孤單一個人旅行。經常這樣子旅行有時候還是不免寂寞,那淡淡的哀傷延續到開始塞車為止。
DSC_0213.jpg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違了,劍橋的同學會
從倫敦到劍橋是一段不算短也不算長的路程,尷尬的移動時間。雖然在真正的長途旅行當中,有一個這麼樣尷尬的路程安插其中並不能算是特別的糟糕。因為旅行的時間很長,時間並不算是最大的壓力,但是有時候在這樣的空檔時間,的確會有點不知所措。幸好這一次劍橋之旅,我不是一個人。大學同學Ben剛好在我旅行的那當下也來英國跟他的老婆度個小蜜月,很巧的是剛好跟我有兩天在倫敦的時間重疊,想當然爾,他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去劍橋看看。一直一個人旅行其實有時候是有點寂寞的,雖然大部份的時間看起來都很自由而沒有負擔。不過當有朋友邀請你一起的時候,心裡感覺總是溫暖的。尤其在大學的時候我們還是一起混漫畫出租店的好搭擋,對他的熟悉感說不定還要比一些一起上課的同學來的要深得多。這件事當然理所當然的成行了。有人同行的路上,再尷尬的移動時間,似乎也變得那麼不尷尬了。幾年未見,當年那一起吃喝玩樂的夥伴彷彿變得成熟了許多,也結婚生子了。照理說應該是沒什麼太多共同的話題才是,不過很意外的老同學仍然不失過往的頻率,聊了三四句家常客套話,馬上就可以在言語的細節之中找到那當初曾經熟悉的語調跟說話節奏,還是一如以往的輕鬆愉快。尷尬的移動時間變成了旅途中令人難忘的同學相聚片段,這是大學同學帶給我的小小驚喜。而劍橋大學很快的就在我們的閒話家常之餘在眼前呈現。劍橋大學的印象來自于小時候看的偉人傳記,牛頓是劍橋大學的教授,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的主角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是來自于劍橋大學。而那多情的徐志摩,小說家金庸的表哥也是從這裡畢業的。毫無疑問的,在我那多年前幼小的心靈裡,劍橋大學是一個像神聖殿堂般存在的地方。當然觀賞跟進去唸書需要的準備相差甚遠,能進去唸書想必是相當不容易,在外頭走走晃晃要簡單得多了。不過來到自幼就覺得是殿堂般的地方,心頭不免湧起一股興奮的感覺。
DSC_0809.JPG  


三一學院的黑衣人守衛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