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義大利遊記】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填飽肚子之後,接下來想找的目標相對明確,就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威尼斯代表性的地標。不過,沒有帶地圖在水都行走,絕對是個糟糕的決定;雖然,我不得不如此繼續下去。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話的確不假,在沒有地圖與方向感的雙重打擊之下,要找到那明明碩大無朋,金碧輝煌的聖馬可大教堂真的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還好,雖然是難如登天,但是在運氣不錯的情況下,還是有機會可以找到目的。可能是交了狗屎運吧,我在不經意的一個轉角發現聖馬可廣場的指標,心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DSC_0564.JPG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大凡旅客們來到威尼斯都會來參觀一下,畢竟它是拿破崙曾稱讚為「歐洲最美的客廳」的地方。廣場以聖馬可大教堂為主軸延展開來,兩側是一些商店以及露天咖啡廳,廣場上除了熙來攘往的人群之外,成群結隊的鴿子們也伴隨著旅客的腳步出現在廣場的每一個角落。聖馬可廣場周圍的每一座咖啡廳都有各自的現場演奏團體,遊客們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有興趣的咖啡廳的位子坐下來點一杯咖啡,靜靜的欣賞聆聽一下即興的演奏。不過剛吃完Pizza的我,對於馬上再坐下來喝杯咖啡一點興趣也沒有;於是,就先參觀一下據說是中世紀全世界最大基督教教堂的聖馬可教堂吧!

聖馬可教堂的建築樣式相當的特別,雖然號稱是拜占庭建築的代表之一,但是有些部分仍有哥德式教堂的痕跡。哥德式教堂其實已在捷克欣賞過好幾座,但是拜占庭式風格的教堂還是頭一次看到。想來可能跟大部分的拜占庭建築都是回教禮拜堂的關係,所以所謂的基督教教堂很少出現這樣的樣式吧?不過回溯到威尼斯城本身的歷史,應該可以發現一些端倪。畢竟當時中世紀的海上大城應該是在海權時代所有不同國家貿易的交會點;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充滿不同風格交雜在一起的教堂建立,的確是相當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也因此造就了聖馬可教堂相當特別而華麗的建築樣貌。

DSC_0540.JPG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天參觀那三座如詩如畫般的小島,為威尼斯之旅做了一個很好的開頭。今天,目光的焦點集中在威尼斯本島身上。一早仍是搭著那被遊客所填滿、一點縫隙也不留的公車,前往威尼斯本島;一模一樣的路線,甚至很幸運的,一模一樣的好天氣。
早上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可能因為心情過度放鬆的緣故,重要的地圖忘了帶;迫不得已的把今天的行程變成威尼斯大亂走之旅。要知道威尼斯本島什麼都有,獨缺大路一條;這與其它很多著名的觀光景點不同。一般而言,如果沒有地圖,沿著幹道前進總是會看到一些指標之類的東西;不過因為威尼斯的幹道是一座大運河,總不能一直沿著水路前進吧?那可不保證可以把你指引到想去的地方。於是權宜之計只好憑著感覺前進,憑著第六感去找方向了!

DSC_0468.JPG  

一切的開始還是要從水上巴士說起,話說我花了不少錢買了威尼斯兩日卷,如果光是走路的話,總覺得有那麼一點點虧到。於是,雖然明知道走路可能比較快,還是硬生生去排隊,搭水上巴士消費一下今天的額度。聽起來是有點蠢,但實際上做起來一點都不蠢,反而還有一種愜意的感覺;畢竟是水都嘛?不坐船怎麼能算是入境隨俗呢?
上船是一回事,可是要在哪裡下船呢?沒地圖又沒概念的我,還真的不是很清楚要在哪下船。「那就看哪個地方順眼就下去吧!」心裡這樣想著,坐到第三站時看到似乎相當不錯的景色,就決定下船了。至於這個決定是不是相當的睿智,那就見仁見智了。最起碼在那當下,那順眼的威尼斯一隅,的確深深吸引著我下船走走。旅行的每一個時間點,其實沒什麼特殊的要求,只不過想找尋對自己心靈可以好好撫慰的地方罷了,我一直是這麼認為著的。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據說只是不可考的消息,而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五彩繽紛的色調除了吸引了不少遊客之外,住民們想必也覺得相當有情調吧?墨魚麵,是此行來Burano最主要的目的。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嚐遍麵包起司加德國香腸的組合之後,味蕾已經略嫌麻痺。此時的期待當然是有南方風味而開胃些的餐點,義大利麵,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DSC_0319.JPG  
事隔半年,小店的名字已經滲入遙遠的過去不復記憶。但是那鮮美的墨魚以及清爽的橄欖油香味所搭配出來的墨魚麵,濃郁而充滿南國風味的味道至今仍然難以忘懷。响午的鐘聲已過,下午的Burano有種義大利式的慵懶。我佇著陽光,安靜的坐在餐廳的一隅,一面饒有興味的嚐著地中海麵食,一邊享受著那色彩繽紛的小島帶給我的視覺按摩。 

 DSC_0326.JPG DSC_0312.JPG   

威尼斯的午後是節奏緩慢的小調,但是又有愉悅的行板夾雜其中。Burano是如此,而離威尼斯本島最近的小島——麗多島(Lido)亦如是。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水城威尼斯(Venezia)是我一直都很嚮往的地方。在昨日,越過了阿爾卑斯山群峰,經歷了奧地利邊境紛飛的大雪,從莫札特的故鄉南下三四百餘公里,我,終於來到夢寐已久的威尼斯,心中的期待以及興奮是難以言喻的。初來乍到這陌生的國度,坦白說有些緊張。無論是在背包客棧查詢到的資訊,或者是一路上耳聞的概略印象,一致的結論就是—義大利是個治安不甚好的國家,格外謹慎是必然的。

早上一早,從威尼斯Mestre車站外坐公車前往威尼斯本島,終於,正式的踏上義大利旅行的第一步。上了公車,發現公車上擠滿了要前往威尼斯本島的遊客,而大家妳擠我,我擠你的結果,就是車身來個急轉彎,連腳都站不穩;只能說在義大利的第一步踩的著實有些踉蹌,這倒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DSC_0223.JPG

甫一踏上威尼斯的土地,感受到的是真正的震撼。「怎麼有如此漂亮的地方?」這是劃過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大小船隻羅列在運河上,往來的舟揖就活生生在你的眼前掠過。天空是清朗的湛藍色,而威尼斯小城擁有如夢似幻般的地中海色彩;建築物濃烈鮮豔的色調搭配在在顯示出水城與眾不同的氣色。本來有些緊繃的情緒,就在那瞬間瓦解殆盡,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Venezia Map.JPG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便有上網查詢天氣預報,羅馬近日的天氣多為有雨的陰天,對於在外旅行的我們而言簡直是個噩耗。如果天氣預報的內容可以相信的話,今日早上的晴空將會是我們在羅馬多天可以看到最後的晴朗天空。基於這麼簡單而無俚頭的理由,我們決定早起出發去看此行最想看的羅馬競技場(Colosseo)

DSC_0182.JPG 

羅馬競技場,別名叫做鬥獸場,原本是建造用來給犯人跟猛獸角力,決一死活的地方。在公元80年左右建造完成的鬥獸場,最初建造的理由就只是滿足皇帝跟貴族們奇異而殘忍的娛樂活動,至於會不會變成舉世聞名的羅馬競技場而供後人憑弔,這應該是始料未及的。羅馬競技場到底舉世聞名到什麼樣的地步呢?光看當天我們去排隊的陣仗就可以略知一二。要知道,入門的門票大約是12歐左右的價格,是我們在羅馬晃蕩了數日次貴的門票,大概只有梵蒂岡博物館的門票比它的貴而已。如此昂貴的價格,排隊的人潮仍然令人感到驚恐,走廊上除了水泄不通之外,還有兜售帶團參觀的導遊們在人群當中穿梭游移。其實說穿了,排隊在門外活像是在菜市場買菜,有一種相當熱鬧準備看好戲的感覺。

Roma Pass是一種聰明的選擇,持有它的話可以不用排隊買票,直接入場。唯一需要排隊的只是入場之後的語音導覽。Roma Pass要價28歐元,包含三天的地鐵 + 公車 + 地上電車的接駁費用,以及任兩個除了梵蒂岡博物館之外的門票。當然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在羅馬競技場前面排隊進場。為了把握在羅馬所剩不多的陽光,我們決定趕快買入Roma Pass,節省排隊的時間。詳細的資訊請看他們的官網:http://www.romapass.it/p.aspx?l=en&tid=2

羅馬競技場內部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為什麼這麼多人排隊為了一窺究竟?想到這裡,我也相當期待著答案會是什麼,畢竟我也沒有去參觀過這樣一個地方。答案的成分,我覺得見仁見智。進入其中之後,整個羅馬競技場散發出一種古樸的壯闊。這是將近兩千年前的建築物,其中承載了羅馬帝國無數人與猛獸的生命。有許多犯人在此喪失性命,永不見天日。許多戰俘們也在此與猛獸搏鬥,與他們遙遠的家鄉漸行漸遠。有更多的無辜猛獸,在此與人相搏,面對著牠們不懂的殘酷人性,牠們一批又一批無奈的倒下。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而言,如果要到一個地方去玩,網路上先爬一些文章做做功課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當然也不例外,於是要到米蘭之前我就狠狠的爬了一下文章,但是怎麼找的結果似乎只有三個地方值得一看,一是維托艾曼紐二世迴廊,二是米蘭大教堂,最後一個當然就是要提早很久預約的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我直接把最後一個槓掉了,因為實在沒辦法在這麼晚的時間點預約要去看畫作。所以米蘭要去的地方只剩下兩個,而且據可靠情報這兩個就在隔壁棟而已,相當方便。
首先是米蘭大教堂(Duomo)

DSC_0573.JPG

這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第三大的教堂,而且是哥德式教堂的代表性教堂。走到正面的時候發現教堂的廣場有一尊雕像,只是我完全不覺得那尊雕像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米蘭大教堂的宏偉已經完全把我的目光給吸引過去了。大教堂前面的一座大廣場,到處都是外來移民在那裡賣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例如幸運手環之類的。我其實並不喜歡那裡的氣氛,總是有人跟在你身邊問你要不要手環,跟他說不要還是硬要跟在你身邊的人所在多有;連拍個照也會覺得好像有人隨時會來干擾你。教堂雖然宏偉壯觀,天氣也相當好是個艷陽高照的日子,但是碰到這一群類似流氓的推銷員來回穿梭在廣場之中,心情總是沒辦法完全的放鬆。所以即便教堂的正面氣勢磅薄,我也只是匆匆的照了幾張照片,就離開了廣場,乾脆躲進教堂裡面去。
教堂內部的裝飾一向都不會太寒酸,何況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教堂?華麗的馬賽克窗戶描繪著一幅一幅未曾耳聞的聖經故事,對於未曾耳聞的故事,感動是沒有辦法太多,只是草草帶過,稍盡人事而已。但是裡面拱頂的結構,卻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看過不少的教堂,一直不了解如此高的教堂是如何在中世紀的時候就順利去完成?尤其米蘭的哥德式的尖塔為數眾多(138),而每一個尖塔的高度又遠比教堂的高度為高,工程之浩大,即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難以想像。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佛羅倫斯,當然不能錯過近郊的比薩(Pisa)去瞧一瞧有名的比薩斜塔。於是我們搭乘Regional的電車前往比薩,約莫是一個小時的車程,車費5.8歐。比薩觀光客相當的多,而且不少義大利人。聽說比薩的小偷扒手也不少,有耳聞一些旅客在這裡鬆懈的結果就是掉錢包,所以我們還是戒慎恐懼的保管自己的貴重物品。比薩斜塔是遠近馳名的景點,這一點無庸置疑,而是否到底真的值得一看?個人覺得相當值得。

DSC_0105.JPG

斜塔本身有其歷史意義(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先生在上面做物理實驗)之外,也是一座將近一千年的古建築物,而且完成於不同的時代,上塔與下塔的建築是完成於不同建築師之手,期間相隔可能不下百年(很多人說可能就是因為如此,塔才會蓋的如此傾斜),在我看來這已經足夠奇妙成為一種旅遊的重點,更遑論它那10度的大傾斜而仍然屹立於托斯卡尼地區的平原之上,無怪乎遊客絡繹不絕,而我們,正是其中之一。
DSC_0145.JPG DSC_0189.JPG  

爬上斜塔的塔頂,風景是美不勝收,因為可以瞭望幾乎方圓十公里之內托斯卡尼平原的美景。而一路爬將上去,會感受到整個重心的偏移,有點像走入以前新竹小叮噹科學園區歪歪屋的感覺,走到最後你都無法確定自己是走歪的還是直的,相當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只是門票價格15歐有點令人吃驚,不過據說這大部分都是拿來維持那10度的斜塔讓她不至於倒下,果真是如此的話,我想15歐或許真有其必要,而且是相當的有意義了。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續昨日的好天氣,我們以為今天也可以像昨天一樣是個大晴天,奈何天不從人願,早上開始雨就下的不小。心情頗受影響,出門在外旅行除了安全第一之外,不能否認天氣好也是相當重要的旅遊因子。
今天的目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山城聖吉米奈羅(San Giminano)另外一個是比較大規模的山城西恩那(Siena)
從佛羅倫斯到聖吉米奈羅的方法有兩種,不過都是要轉車。一者是坐SITA巴士到Poggibonsi然後轉車,另外的話就是搭火車到Poggibonsi轉車,有點花時間也有點麻煩,但是為了一睹托斯卡尼(Toscany)有名的山城風貌,我們還是決定前往參觀。聖吉米奈羅的風采果然名不虛傳,因為整個小城就坐落在小山丘之上,居高臨下可以看見整片葡萄園延伸而成的托斯卡尼景色,而城中古老的磚造塔樓,更襯托著這山城彷彿遺世獨立般的矗立在托斯卡尼的環繞之中。

DSC_0271.JPG DSC_0294.JPG 

聖吉米奈羅人的氛圍與佛羅倫斯有著顯著的不同。這裡的街道相當乾淨,店家也比佛羅倫斯的店家要親切的多。或許真的因為是鄉下的關係,所以人的本性沒有因為太多的利益衝突而磨練得太過精明市儈吧?聖吉米奈羅的高塔以及其特殊的小鎮氛圍是其觀光的重點。高塔,也的確是聖吉米奈羅的一大特色,在城內,隨處可以見一座又一座的高塔。其中最著名的高塔就是矗立在波波洛宮(Palazzo del Popolo)裡的格羅薩高塔,是目前在聖吉米奈羅的幾個高塔裡面最高的高塔。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