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個人在巴塞隆納散步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穫,因為這是一個異常美麗的海岸城市。鑒於這個不知道從哪裡道聽塗說來的理由,我早上決定散步到處晃晃。

Casa Calset,這個高第(Antoni Gaudí)稍微比較不出名的作品就座落在離Hostel不到200公尺的距離,細緻而大方的高第建築的雛形,可以從Casa Calset那無比華麗的雕花陽台扶手可以看的出來。由於這棟建築物還算是早期的高第建築,樣式與其他後期的傑作比起來可以說是相當的簡單而樸素。但是站在這麼樸素的高第建築前面還是相當的開心,畢竟對我而言這是我可以仔細觀賞的第一座高第建築。說是相當的樸素,但是其實建築物的外觀相當的圓潤,可以說已經脫離了傳統方型建築的思維,與隔壁的一般建築相比,Casa Calset顯得相當的特殊。

DSC_0058.JPG

加泰隆尼亞音樂廳(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是另外一名巴塞隆納的名建築師Montaner的作品。她剛好座落在巴塞隆納大教堂(Cathedral de Barcelona)的附近,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去看大教堂的我,對於路線的規劃通常是以教堂為中心畫一個圓,方圓一公里內的都去看一下;順道去看一下這個據說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音樂廳是剛好在計畫範圍之內。坦白說音樂廳相當的華麗,而且建築物的風格與之前在德國跟義大利看到的十九世紀建築物相當的不同,這個音樂廳有著濃濃的回教世界風格混雜在傳統的歐式建築裡。雕像依然是傳統羅馬式的雕像,只是周圍的雕花,還有整個建築物一些轉角細部的處理,卻比較有與歐洲迥異的風格存在。紅色而華麗的靜靜的座落在小巷弄之中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廳,周圍有許多不起眼的建築圍繞著她。或許對於西班牙人而言,一個真正華麗而有價值的音樂廳,並不需要這麼坦蕩蕩的展示在大街上吧!

DSC_0070.JPG

巴塞隆納的大教堂與其他的哥德式教堂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但是她的後院倒是令人印象相當深刻。我去過的教堂並不算很多但也不少,只是從來沒見過教堂後院有一個天井,天井旁小小的噴泉之上還裝飾了一個小小的雕像。天井之中有一個小小的池子,池子裡都是悠哉的天鵝在划水。這樣祥和的景象配合異常莊嚴的教堂,構成一幅聖潔且祥和寧靜的圖案。我並不了解當初設計的人的想法是什麼,但是只能說這樣的設計對平常來教堂的人來說,應該有一些不一樣的感觸;比起一般的教堂,這個大教堂更增添了不少樂趣。

DSC_0113.JPG DSC_0114.JPG 

La Rambla大道,這是一個夢幻的巴塞隆納代表性街道。其實簡單的說就是舊城區最大的一條街。昨天晚上的時候在夜色裡觀賞了一下這個著名的大道,卻沒有在白天觀賞她的面貌,於是我決定去走一下觀光客的行程;至少要讓我的眼睛欣賞一下白天的La Rambla大道。但,說是要走一下La Rambla,實際上卻沒有什麼設定特別的目的。於是,我就這樣漫無目地的隨便亂晃長達一個小時。不過西班牙的步調很慢,這樣亂晃了一個小時,應該還算是很省時間的吧?

DSC_0146.JPG

西班牙的食物,在歐洲算是相當不錯的。從捷克、德國一路從中北邊的歐洲往南邊前進,我深深感覺南歐的食物遠遠比中歐的好吃很多。在德國度過了一直以麵包+香腸的日子不算少,所以特別珍惜在南歐吃當地食物的機會。有鑑於此,我找了一家在網路評價相當不錯的La Fonda,聽說食物好吃之外中午的平價套餐(Menú del día)也相當便宜;換而言之,就是C/P值極高的店。我起初以為,這樣的平價餐廳,應該看起會很像家常式餐廳一樣,裝潢一般但是料理好吃。沒想到,這家餐廳是裝潢高級而且料理好吃;重點是相當便宜,中午的平價套餐竟然只要9歐左右。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這樣的價格實在是讓在歐洲待了一個多月的我不能習慣。(至今還深深的記得在瑞士吃的半隻小雞要8歐啊!!)

DSC_0153.JPG

酒足飯飽之後(因為套餐還附西班牙紅酒250ml),我帶著微醺的腳步,前往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 巴塞隆納的地標。

地標之所以稱之為地標不是沒有原因的;我看到聖家堂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句話「高第,你真個鬼才啊!!!」言語無法形容的美麗教堂,就矗立在巴塞隆納市區的這個地方,我的眼前。彷若哥德式教堂的巨大尖塔直入雲端,但是纏繞其上的卻是一點也不哥德的生物線條,整個尖塔完全看不到真正的直線構造,有的只是永無止境的圓弧;的的確確是高第的標誌!雖然這個建築師已經是上上個世紀中的人類,而且目前聖家堂仍然還在施工,但是並不無損於這個教堂的偉大。歐洲的建築物相當的奇妙,很多建築,例如比薩斜塔,建造的時間其實相當的長。不清楚什麼原因,但是他們蓋一個塔竟然可以蓋上個200~500年的時間沒有什麼了不起。聖家堂應該也算是跨世紀的巨作,因為也蓋了100多年了,聽說高第是從別的建築師手上接下這一份工作的,而現在主持的建築師大概已經是第五代了吧?這一點真的相當特別,因為中國的建築物除了長城一修再修之外,其他的建築物大概都完成在同一個時期。不知道是因為歐洲步調真的超級慢還是因為他們真的懂得什麼叫慢工出細活?

DSC_0192.JPG

不過這些是題外話,總之這個由一個大建築師團隊完成的聖家堂,充滿了古典以及現代建築混合的氣息。教堂本來就應該是要古典的元素居多,但是聖家堂的雕像,例如立面的耶穌雕像,完全是現代主義的傑作。除了外表的建築令人嘆為觀止之外,教堂的內部也是一大景點。基本上看過很多教堂的我,從來沒有對一個教堂這麼讚嘆這麼喜歡的。一般教堂內部的顏色會偏冷色系居多,而且採光多用馬賽克的壁窗配合上面的聖經故事達到效果,因為據說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讓在裡面做禮拜的人有神聖的感覺,同時也可以在很多人不識字的年代達到宣達教義的效果。聖家堂的設計相當的不一樣,因為他是用全白的柱體以及內面,而從外面就可以窺看到她採光設計的重點就是留很多孔以及窗戶給教堂內部,所以在教堂內部看起來是相當明亮而且神聖的。沒有太多華麗的雕像以及飾品,但是空間感的設計是相當流暢且舒服的。教堂主座的上方有相當壯觀的圓頂設計,整個看上去簡直有如親眼看到耶穌降臨般的神聖光輝壟罩著整個教堂。而那非直線設計的各個細節,使得整個室內的氣氛相當的柔和充滿安全感。真的是無可挑剔的巴塞隆納地標!無論由內看或者是從外面看,都堪稱是極品!

聖家堂還提供電梯讓你坐到高樓層去觀賞俯瞰巴塞隆納的景色。因為巴塞隆納整個城市其實高樓並不是相當多,聖家堂的高度已經算是在他附近的區域裡首屈一指的了,所以可以看到的景色相當優美。可以遠眺到海岸線與幾乎整個巴塞隆納的市景的聖家堂樓頂,也是一個大景點之一。其實我發現在歐洲很多城市她們能眺望整個城市的風景的地方可能都不一定是那一個城市最現代最高的高樓大廈,有一些可能是,但是很多都是教堂。(例如梵蒂岡聖保羅大教堂)教堂都蓋的又高又壯麗,風景很好,這一點倒是跟台灣有相當大的不同。(沒辦法,總不能把廟蓋的這麼高這麼大吧?)

DSC_0288.JPG

聖家堂的門票是12歐元,如果還要坐電梯上去大概要加2.5歐,總共14.5歐。不過相當值得,因為除了可以上去看風景之外,還可以觀賞正面,進去裡面了解一下高第的設計,體驗一下大師們所營造的神聖氣氛。另外還有一個聖家堂的建築博物館就坐落在聖家堂的地下室;裡面介紹了從當初設計到最後快要完工的現在,中間有多少建築師的參與以及努力。當然博物館也少不了一些高第的留下來的手稿以及建築計畫書等的東西;對於我這樣對建築並不是相當了解的人而言大概就是去照照相證明自己有來過罷了,不過我相信有很多對建築有一些概念或者是建築科系相關的人,來到這裡應該會有相當的啟發。由於一張票可以看的地方有很多,所以我在裡面花了不少的時間,出來的時間已經是晚上7:00左右,今日就這樣在聖家堂做個完美的ending

旅遊情報:

La Fonda : Avinguda Diagonal, 332, 08013 Barcelona
聖家堂就在地鐵Sagrada Família站,門票12EU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1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